兽药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李正强发挥生猪期货功能需要市场各方共同培
TUhjnbcbe - 2023/4/3 20:12:00

来源:上海证券报

原标题:发挥生猪期货功能需要市场各方共同培育

◎李正强

我国的生猪生产与猪肉价格具有独特的周期性特征,这与市场上缺乏有效反映未来供求关系的期货价格有一定关系。生猪期货上市后,期货市场提供的未来价格信息有望降低生产经营调整的盲目性,有利于企业根据期货价格,及早调整生产规模,稳定生猪生产。*府部门可以依据期货市场价格信号更为准确地把握供求关系的变化趋势,科学引导生猪相关行业调整生产经营的规模和方向,实现宏观经济调控目标。

生猪期货上市后,将同玉米、豆粕等期货期权一起,形成了从种植、加工到养殖的完整产业链条价格风险管理体系。生猪产业各主体可以利用期货市场,将购买原材料价格或销售产品价格事先锁定在相对理想的水平,规避现货价格波动带来的市场风险。金融行业也可以为生猪产业链企业提供“保险+期货”等专业化的风险管理服务,从而增加产业链上各环节企业经营的稳定性。

生猪期货上市以后,生猪期货价格和现货价格依然还会波动,不排除出现变动幅度较大的可能,市场各界对此应该有个客观认识。但是从根本上讲,期货价格仍然取决于真实供求关系的变化,况且大多数商品期货采用实物交割方式,套利机制的存在和合约到期实物交割,以及市场运行监控安排等措施将会有效防范期现价格持续偏离的情况发生。

非洲猪瘟疫情发生以来,我国生猪产能明显下滑,稳产保供压力逐步增大,特别是年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的叠加影响,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加剧,进一步增加了生猪养殖与营销经营的不确定性,市场对推出相关风险管理工具的呼声也在逐步增加。在此背景下,年1月8日,我国首个活体畜牧期货品种——生猪期货,在历经近20年的研发后在大连商品交易所(简称大商所)上市,从而为生猪产业链提供规避价格风险的管理工具。要使这一管理工具早日发挥价格发现与风险管理的作用,促进生猪养殖业稳健发展,还需要市场各方乃至社会各界积极努力、共同培育生猪期货市场健康发展。

一、生猪期货上市是多方长期协同、努力探索的结果

在国际衍生品市场上,生猪期货不是个新鲜事物。国外曾有多家交易所上市过与生猪相关的期货品种,交易标的包括冻猪肉、生猪以及猪肉价格指数等,其中以美国芝加哥商业交易所(CME)最具代表性。CME在年上市猪腩期货后,又于年上市生猪(活体)期货,并在上世纪80年代迎来快速发展期,为当时激烈竞争环境下的生猪养殖企业提供了重要风险规避工具。随着生猪养殖和屠宰产业规模化水平不断提高,养殖和屠宰企业形成长协定价,活猪的大规模贸易逐渐减少,猪胴体成为市场贸易的主流形式,CME从产业客户现货实际需求出发,在年上市了以瘦肉猪价格指数为交易标的、现金结算的期货合约,一直交易至今。

国内商品交易所为生猪期货上市的研究准备已近20年。大商所自年便开始了猪类品种期货上市的研究工作,在相关部委、行业协会、科研院所的支持下,对上市的标的物(活猪、猪胴体、仔猪、分割猪肉、冻猪肉、猪肉价格等)及相关的交割方式、上市条件与时机、期货价格对生猪现货价格和物价总水平CPI的影响,以及交易所风险防控能力与制度安排等方面,进行了多次反复论证和演练。其间,国内其他商品交易所也对生猪相关品种进行过研究。同时,在过去的近20年时间内,生猪现货市场规模化、规范化及标准化水平不断提升,生猪期货具备了比较好的上市基础和条件。年出栏头以上的规模化养殖场生猪出栏量占比从年的26%提升至50%以上,规模化养殖大幅提升了规避上下游价格波动风险的诉求;统一仔猪供应、统一饲料、统一兽药、统一技术服务、统一销售出栏的“五统一”,促进出栏生猪标准化程度大幅提高,极大地便利了活体生猪实物交割。

在这个过程中,期货监管机构、期货交易所、农业主管部门以及宏观管理部门反复沟通协调,在生猪期货功能与合约设计、上市条件与时机、风险防范与制度安排等方面也逐步达成共识。可以说,以活体为交割标的、采取实物交割的生猪期货品种上市,是期现市场20年相向而行、共同努力的成果。

二、生猪期货上市可为生猪产业链提供重要的远期价格信号

一个完整的期货品种通常由未来一系列不同月份到期的合约组成。期货品种上市交易后,可以形成未来一系列价格,提供未来1年甚至更长时间的远期月份价格。与基于过去信息综合以及一系列假定基础的数学模型推演预算完全不同,这些未来价格是由大量市场参与者,包括实体产业、投资机构和个人等,基于自己对未来供求关系的判断、通过真实交易形成的,相当于市场参与者共同对未来不确定的供求关系给出了预研预判和计量。据此,生产者在作出生产决策时所获取的信息将得以丰富完善,可以将反映过去供求关系的过往价格信息、反映目前供求关系的当下价格信息以及反映未来市场供求情况的期货价格信息综合起来,合理安排生产规模和产品结构,把生产决策建立在完整价格信息基础之上。宏观决策部门也可以依据完整的价格信息,而不是单纯依据过往与当下的价格信息,对经济运行进行有效的预研预判、改善宏观调控。

我国的生猪生产与猪肉价格具有独特的周期性特征,这与市场上缺乏有效反映未来供求关系的期货价格有一定关系。生产者和宏观调控部门完全依据现货价格进行生产投入调整与*策调控,容易导致在猪肉价格上涨时盲目扩大生产,猪肉价格下跌时匆忙压缩规模,从而加大供求关系的紧张程度,加剧市场价格的波动幅度。因此,生猪期货上市后,期货市场提供的未来价格信息有望降低生产经营调整的盲目性,有利于生猪产业链养殖企业在恢复产能后,根据期货价格反映的市场供求变化趋势,及早调整生产规模,保证收益的稳定性和增长的可持续性,有助于规模化企业做大做强,稳定生猪生产。同时,*府部门可以依据期货市场价格信号更为准确地了解把握生猪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趋势,从而更加有针对性地制定宏观经济*策,并适时调整生猪储备的规模、布局与结构,科学引导生猪相关行业调整生产经营的规模和方向,实现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目标。

三、生猪期货上市可以丰富完善生猪产业链的避险工具

期货市场在提供未来价格信息,使生产决策者信息更为丰富的同时,还具有风险管理功能。实体企业通过参与期货市场,可以管理原材料价格上涨和产品价格下跌的风险,即通常所说的锁定上游原材料采购成本、锁定产品收益,避免生产的大起大落,实现生产经营活动的相对稳定,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从而改变只能通过调整投入产出水平适应市场变化的局面。

对于生猪养殖环节来讲,生产成本以玉米、豆粕等猪饲料为主,目前国内已经上市玉米、豆粕期货和期权,生产者可以利用该等衍生工具管理饲料价格波动风险,锁定原材料成本。目前大量的饲料生产厂家和不少规模化生猪养殖企业已经开始利用玉米、豆粕期货期权工具管理饲料价格波动风险,并取得了良好效果。国际贸易摩擦没有引发国内饲料价格大幅上升,就与大量大豆贸易商和压榨企业积极参与国内豆粕期货期权市场管理风险有直接关系。但仅仅锁定原材料采购成本对于稳定生猪生产仍然是不够的,特别是对于规模化养殖企业来说,生猪价格下跌会给生产经营带来巨大压力,甚至会阻碍生猪产业规模化和标准化进程。同时,生猪价格的剧烈波动也影响到下游猪肉产品加工企业和猪肉分销企业等各参与主体。生猪产业链在管理原材料价格波动工具的基础上,需要管理生猪价格波动的工具来保障整个产业链的经营稳定。

生猪期货上市后,将同玉米、豆粕等期货期权一起,形成了从种植、加工到养殖的完整产业链条价格风险管理体系。生猪养殖企业、屠宰加工企业、猪肉贸易商等生猪产业各主体可以利用期货市场,将购买原材料价格或销售产品价格事先锁定在相对理想的水平,规避现货价格波动带来的市场风险。金融行业也可以为生猪产业链企业提供“保险+期货”等专业化的风险管理服务,从而增加产业链上各环节企业经营的稳定性。

四、生猪期货上市后,要客观看待生猪价格变化

长期以来,社会各界对期货市场会否加剧现货价格波动一直存在担忧,实体部门或市场舆论在面对现货价格波动时,经常把原因归为期货市场,认为“都是期货惹的祸”,这也是影响生猪期货上市的重要原因。期货市场对各种海内外市场动态反应非常及时、敏锐,真实供求关系的预期变化能够在期货市场上得到迅速反映。稍微留意一下海外媒体报道就可发现,每次重大国际关系事件发生时,国际大宗商品期货价格总会迅速做出反映。原油、黄金、铁矿石、铜、大豆等大宗商品期货价格,已经成为国际国内宏观经济走势与市场供求关系的“晴雨表”。而从上个世纪60年代以来,以“期货价格+升贴水(基差)”的国际大宗商品定价机制的确立,也使得期货价格对现货贸易以及现货价格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期货价格日益成为国际大宗商品的定价基准,这也是为什么衍生品交易所日益成为国际大宗商品定价中心和国际金融竞争重要平台的原因所在。虽然期货市场有时也存在被炒作、操纵的可能,其价格波动有时也很剧烈,但大宗商品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的相互作用,已促使不少国家由早期质疑期货市场的功能、怀疑期货价格的合理性,转变为积极利用期货期权市场维护本国权益,管理现货贸易价格波动风险。比如,美欧大量上市期货期权品种,通过向全球提供大宗商品期货价格信息,让大量实体企业利用期货期权市场管理风险;墨西哥利用期货期权市场管理应对国际原油价波动,稳定原油出口收益都是非常好的例证。

生猪期货上市以后,生猪期货价格和现货价格依然还会波动,不排除出现变动幅度较大的可能,市场各界对此应该有个客观认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一种商品的价格波动都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其供求关系的结果,上下游对商品价格波动的期望往往是截然相反的。而期货价格是对这种供求关系及时灵敏的反映,不排除因市场发育不成熟、市场参与者结构不完善、交易行为不够理性,导致期货价格会出现偏离现货价格的情况。但从根本上讲,期货价格仍然取决于真实供求关系的变化,况且大多数商品期货采用实物交割方式,套利机制的存在和合约到期实物交割,以及市场运行监控安排等措施将会有效防范期现价格持续偏离的情况发生。

从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角度看,社会资源得以有效配置的前提是市场价格能够真实、及时反映未来供求关系的变化,这有赖于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功能得以有效发挥。客观全面看待生猪价格波动,积极寻求避险工具,推动产业链有效运用避险工具,实时加强市场化调控是我们适应市场决定资源配置这一基本要求的必修课程。

五、多方协同、共同呵护生猪期货市场健康发展

从美欧期货市场发展历史以及市场功能良好发挥的实践看,一个期货合约价格发现与风险管理功能的有效发挥需要一个培育过程,少则两三年,多则五六年甚至更长时间,而早上市、早培育,才能使其尽早发挥功能。因此,不能过高期望生猪期货上市后就能在短期内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社会各界应当积极协同、共同呵护好这个新生工具,促使其稳健发育成长。

一是确保生猪期货“稳起步”,维护期货市场平稳运行。交易所在生猪期货上市后,要以安全平稳运行为核心,不追求交易量,切实强化一线监管、严控风险,准备足、准备好各种制度安排,防止过度短线交易和各种操纵市场行为,为市场参与者提供公开、公平、高效的交易环境,并在坚守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的基础上,根据生猪期货的发展情况,及时调整相关制度安排和风险防控措施,维护市场平稳运行。

二是持续深入做好市场培育。作为我国首个活体交割的期货品种,生猪期货同现有其他期货品种相比有很多特有的规则设计与制度安排,只有具备期货专业知识的企业或养殖户才能够用好这一工具。交易所、行业协会和期货经营机构要主动面向生猪产业各主体加大宣传、培育力度,特别是要做好合约规则的普及,让社会各界充分了解生猪期货的运行机理。

三是引导企业规范理性参与。推动更多的生猪产业链实体企业参与期货市场是生猪期货功能发挥的关键所在。交易所应积极引导生猪产业链实体企业做足功课,既要制订好严格的操作规范和风控规范,更要避免偏离生产经营目的、以投机方式参与市场的行为,使这些企业积极稳妥地参与生猪期货交易。

四是共同呵护生猪期货成长。宏观决策部门和实体产业管理部门要坚定生猪期货市场发展的信心,也要给市场运行必要的耐心。各类新闻媒体也应积极

1
查看完整版本: 李正强发挥生猪期货功能需要市场各方共同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