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丰泽新制定的《年丰泽区治理“餐桌污染”建设“食品放心工程”工作方案》出台,将按照“四个最严”要求,持续推进治理“餐桌污染”、建设“食品放心工程”工作,全力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严格重点环节全过程监管
食品原材料从种植到加工,从销售到食用,期间的每个环节都直接关系着食品的安全。丰泽区将紧抓种植、食品生产、食品流通、餐饮服务、食品进出口等各重点环节全过程监管,多措并举,把好关口,全力守护好食品安全。
种植环节
强化源头治理。推进耕地分类管理和安全利用。实施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全区化肥、农药使用量比年减少2%。持续推进耕地周边涉镉等重金属重点行业企业排查整治,动态更新污染源排查整治清单。
强化标准化生产。稳步推进“三品一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认证,推行农产品达标合格证制度。
强化执法监管。配合市农业综合执法支队执法二大队加强农业投入品监管,规范农资生产经营许可,严格落实限用农药定点经营、实名购买制度,严格落实间隔期(休药期)等规定。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严厉打击非法添加、违禁使用、制假售假及私屠滥宰、屠宰病死猪、注水注药等违法违规行为。开展水产品质量安全整治,药物残留快速检测20批次。
食品生产环节
开展监督检查。以肉制品、速冻食品、食用植物油、饮料、食品添加剂等食品生产企业为重点,对抽检不合格率较高的进行综合整治,对连续多次抽检不合格的企业提高风险等级。继续抓好“两超一非”问题整治、“塑化剂”污染防控、保健食品行业专项清理整治等行动,推进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规范提升三年行动计划。督促企业定期自查,开展食品安全管理人员抽查考核,抽考企业覆盖率达到%,抽考合格率达到98%以上。
开展风险排查。抓好食品生产企业风险防控和信息交流,食品生产企业年度自查风险报告率达到%。统筹疫情防控与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督促食品生产企业严格落实新冠疫情防控措施。
严管特殊食品。深化保健食品行业专项清理整治行动,督促生产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和自查报告制度,做到“原料来源清、生产过程清、添加物质清、产品品种清、标签标识清”。做好生产企业体系检查配合工作,提升特殊食品质量安全水平。
食品流通环节
开展风险排查治理。督促集中交易市场开办者实施食品安全自查制度,加强入场查验管理,定期评价食品安全状况。以食用农产品为重点,以抽检监测、现场检查、情况调查为手段,严厉打击“两超一非”等违法行为。强化校园周边冷加工糕点、冷冻饮品、特殊食品、“三无”食品、“五毛”食品等重点食品的监督检查,保障食品安全。
持续推进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执法行动。重点加强主体资质、场所环境和经营过程三个方面整治,加大监督检查和抽检力度,排查风险隐患,严厉打击制售“三无食品”“劣质食品”“过期食品”等违法犯罪行为。
加强网络食品经营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督促第三方平台履行资格审查、证照公示、建立入网食品经营者档案等义务。
推动市场升级和冷链物流建设。完成1个农贸市场升级改造或新建;支持商贸流通企业建设改造冷库设施。
餐饮服务环节
实施餐饮质量安全提升行动。根据疫情防控常态化的餐饮消费需求,针对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强化分级分类治理,探索智慧监管模式,严防、严管、严控食品安全风险。
实施校园食品安全守护行动。聚焦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突出问题、薄弱环节,排查风险隐患,全面落实主体责任和属地部门管理监督责任,筑牢基础、补齐短板、提升水平。在“明厨亮灶”覆盖率%的基础上,力推小学、幼儿园“互联网+明厨亮灶”,提高覆盖率。
强化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开展“脏乱差店家入驻外卖平台问题整治”,强化外卖商家审核监管。督促第三方平台和入网餐饮经营者严格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健全线上监测、线下查处的常态化监管机制,加大对“无证餐饮外卖”等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督促第三方平台严格遵守疫情防控要求,督促配送人员做好个人防护、核酸检测和疫苗接种,推广“无接触送餐”和“食安封签”。
推进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治理。落实《泉州市餐饮外烩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指导意见》,优化营商环境,推动“证照联办”“评审承诺制”“一证通行”等创新机制落到实处。强化“小餐饮”监管,落实集体聚餐申报登记、分级指导等制度,疫情防控期间倡导“喜事缓办,丧事简办,宴会不办”。
食品进出口环节
严格进口冷链食品监管。做好新冠病毒核酸风险监管和预防性消毒培训指导工作,落实“三全”(全检测、全消毒、全追溯)管理。加大对进口冷链食品批发经营者和重点场所检查力度,对“四证”(检验检疫合格证明、核酸检测合格证明、消毒证明、追溯凭证)不齐,进货查验责任不落实的依法严厉查处。加强核酸检测和新冠疫苗接种工作,落实“应检尽检”“应种尽种”。
其它环节
粮食监管。加强粮食收购、储存和政策性用粮购销活动等环节质量安全监管;开展专项督查,督促粮食收购者、经营者、承储企业和政策性用粮经营企业严格执行相关质量安全制度,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配合省粮储局开展收获粮食质量安全风险监测。
食品相关产品。以食品用塑料包装、食品用纸包装、餐具洗涤剂、工业和商用电热食品加工设备、压力锅等5类食品相关产品为重点,做好食品相关产品获证企业的证后监管及产品质量抽查。
餐厨垃圾源头和转运管理。推进全区餐厨垃圾源头管理、收运体系建设。
提高食品安全检验检测能力
加大食品安全抽检力度。聚焦群众“米袋子、菜篮子”等大宗消费食品、婴幼儿配方食品、保健食品等,紧盯校园周边、城郊接合部、夜市摊点和网络销售等重点区域环节,以问题为导向,以防范食品风险为目标,以提升抽检监测质量为重点,组织实施食品安全检验检测计划,确保完成5.5批次/千人的目标任务。按照“五个到位”要求,推进不合格食品核查处置工作,核查处置率达%。
加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组织食品污染及有害因素风险监测、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将开展食源性疾病诊疗的社区服务中心全部纳入食源性疾病监测范围,扩大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覆盖面。开展贝类风险监测,对辖区内来自泉州湾、湄洲湾、围头湾等主要海湾采集贝类产品,开展赤潮毒素、重金属、大肠杆菌等风险因子监测。
严打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
持续推进食品放心工程攻坚行动。即风险评估和标准实施行动、农药兽药使用减量和产地环境净化行动、食品加工质量提升行动、校园食品安全守护行动、农村假冒伪劣食品治理行动、餐饮质量安全提升行动、保健食品行业清理整治行动、“双安双创”示范引领行动、“世中运”食品安全保障行动,落实“中国好粮油”行动计划,深化优质粮食质量工程提升行动。
严厉打击违法犯罪。开展“昆仑”行动、“铁拳”行动,围绕肉及肉制品、食用农产品、水产品、豆面制品、酒类、保健食品、互联网制售伪劣食品等领域,重点打击食品中添加非食用物质、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经营未经检验检疫肉类,经营无合法来源证明的食品,生产经营宣称特殊功能的普通食品,生产经营假冒伪劣食品等违法行为,组织查处、挂牌督办一批大要案,始终保持对食品安全犯罪高压态势。落实处罚到人要求,对主观故意、性质恶劣、后果严重的食品安全违法主体的法人、主要负责人及直接负责人,依法从严从重处罚。打击野生动物非法违规交易。
强化食品安全智慧监管
持续推进食品安全“一品一码”全程可追溯体系建设。配合推进全省食品安全“一品一码”全过程追溯体系二期项目建设,实现智能化、便捷化、实用化目标。开展食用农产品生产主体执法检查,督促生产者落实“一品一码”、赋码销售,建立完整生产记录并及时上传相关追溯信息,夯实执法监管基础。强化部门协作联动,推行源头赋码、入市验码、凭证销售。在大型商超等经营场所试点亮“码”销售,实现食品追溯数据消费者扫码可查询。推进大型以上餐饮服务单位、中央厨房、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学校(托幼机构)食堂等特定餐饮服务单位的“一品一码”追溯体系建设,推动追溯主体“应纳尽纳”、追溯数据“应录尽录”,学校“一品一码”全过程追溯体系建设注册率、数据录入率99%以上,倒逼上游供应体系开展追溯。充分发挥“福建省原始粮追溯平台”作用,督促原粮收储、经营和加工企业向平台推送质量安全信息,加强日常监督检查。加强业务培训指导和监督检查,督促食品生产经营者自觉履行食品安全可追溯义务,提升追溯主体数量,扩大追溯覆盖面。全面摸排食品生产经营主体实际情况,对已终止食品生产经营的主体,及时依法办理注销手续,清理无效主体,提高数据的真实性、有效性。
推进“互联网+监管”。坚持食品安全监管线上线下同步部署,一体化推进,实现由“人力监管”向“技术监管”改变。推动互联网、大数据运用,探索食品安全智慧监管应用场景创新,推广“智慧码”。推进执法信息化建设,完善案件询问管理系统、前端执法全过程记录管理系统建设。推进食品安全违法犯罪线索网上排查、实时发现、汇聚筛查和案件网上移送受理,深化“云端打击”运用。(东南网记者潘贤利通讯员王志超)
来源:东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