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云南省农业农村工作重点主要围绕以下七个方面开展具体内容一起来看看
(一)全力抓好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
1.扎实抓好粮食生产。扛稳粮食生产*治责任,认真落实粮食安全**同责,逐级压实责任,层层分解任务,把粮食播种面积作为约束性指标、产量作为参考性指标进行推进落实,确保全年粮食面积稳定在万亩以上、产量保持在万吨以上。切实落实好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水稻及小麦最低收购价等惠农支农*策,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提高*策稳粮支撑。强化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扎实做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科学谋划“十四五”高标准农田建设目标任务、建设布局,研究制定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策措施,建立健全农田建设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加快完善农田建设“一张图”管理,确保按时高质量完成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坚持把科技增粮作为粮食增产的重要举措,开展稻谷、玉米、马铃薯、蚕豆、杂粮等作物绿色高质高效示范,推广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持续优化秋玉米、秋红薯、秋马铃薯、秋杂粮等作物生产布局,充分挖掘晚秋粮食生产潜能,拓宽丰收渠道。把推进稻谷高质量发展作为增加种粮收益的重要支撑,提高良种覆盖率,大力发展优质稻生产,因地制宜推广杂交稻“上山”,促进产业节本增效。
2.稳定生猪等畜禽生产。认真落实省负总责要求,压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推进生猪产能持续稳定恢复。落实支持生猪产业加快生产发展若干措施,稳定产业扶持*策,推动将养殖用地、环评审批、抵押贷款等*策制度化。持续推进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改造提升养殖设施,紧盯生猪生产重点县区、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加强调度监测,加快构建以大型龙头企业为引领、适度规模养殖为主体、家庭农场为补充的现代养殖体系。不断优化屠宰产能,持续开展生猪屠宰标准化示范创建,推进生猪屠宰加工转型升级,全面提高肉品精深加工能力,加快由“运猪”向“运肉”转变。实施牛羊发展五年行动计划,增加基础母畜存栏。落实支持肉牛产业加快发展若干措施,建立健全以云岭牛国家级核心育种场为引领,种群扩繁场为骨干,省级肉牛产业体系为支撑的良种繁育体系,打造“云岭牛”品牌。加快推进跨境动物疫病区域化管理试点建设。持续推进奶业振兴,保持家禽业稳定发展。
3.做好农业防灾减灾。牢固树立抗灾夺丰收思想,完善灾情调度机制,加强与气象、应急、水利等部门的信息共享和研判,精准施策,努力减轻灾害损失。制定防灾减灾技术指导意见。继续实施植物保护工程,抓好59个智能灾情监测点建设,加大重大农作物病虫害预测预报。打赢“虫口夺粮”攻坚战,全力抓好草地贪夜蛾、黄脊竹蝗、马铃薯线虫、桔小实蝇等重大病虫害防控,提高统防统治覆盖率,确保重大病虫总体危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内。统筹抓好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强化监测排查、调运监管、隔离封锁、消*灭源和无害化处理等现行有效综合防控措施,重点做好境外疫情防堵、省际间指定通道制度建设。确保重大动物疫情平稳。加强边境地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扎实开展打击违法违规调运生猪专项行动。
(二)大力实施“一二三”行动
4.推进“一县一业”建设。深入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以示范创建县为牵引,在全省范围内推进“一县一业”建设,指导各县立足资源禀赋,梳理产业现状,分析市场前景,找准发展优势,选择一个比较优势突出、市场占有率高、增收潜力大、促农致富效果好的主导产业,谋划一批支撑项目,科学制定推进“一县一业”具体实施方案,以一业突破为百业示范。年,“一县一业”示范创建县增加至30个,继续支持20个“一县一业”特色县建设,在脱贫县中再遴选10个县支持推进“一县一业”建设。突出规模化、专业化、绿色化、组织化、市场化,打造各类农业示范基地,健全生产、加工、仓储保鲜、冷链物流等全产业链,做大做强做优主导产业,构建完善的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积极创建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推动现代农业产业园、优势特色产业集群、产业强镇建设。
5.推进现代种业发展。打好种业翻身仗,实施好三年行动计划。加强农业种质资源普查与保护,扎实做好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畜禽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工作,启动畜禽水产种质资源调查。在茶叶、花卉、中药材、畜禽和野生稻、马铃薯等作物和畜禽产业上,建设提升一批农业种质资源保种场(区、圃、库)、种质资源保护基地、遗传资源基因库和保种场。瞄准高品质水稻、马铃薯、花卉、蔬菜及肉牛、肉羊、家禽等地方特色品种,以企业为主体,联合科研院所,建立科研平台,开展农作物和畜禽良种联合攻关,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支持制种大县创建国家重要制种基地。优先将种子田纳入高标准农田建设,逐步实现符合建设条件的主要作物制种基地高标准农田建设全覆盖。持续加强种业市场监管,严厉查处假冒侵权行为。
6.推进农产品电商发展。推进名品名企一体化评选,开展云南省“10大名品”和绿色食品“10强企业”、“20佳创新企业”评选表彰。办好深入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建设一批试点县。积极发展产地直供、订单农业、云养殖等模式。加大与知名电商平台合作,聚焦绿色食品牌重点企业、重要基地开展产销精准对接活动,扩大“基地直采直销”覆盖面,加快建设个直采基地。发展直播销售新业态,策划开展“四季云南”直播活动,在返乡下乡人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广大农民中培养“村红”,展示销售云南优质农产品。加大仓储保鲜冷库建设,持续建设一批田头市场小型仓储保鲜冷链设施。
7.推进设施化发展。有效发挥农机购置补贴*策效应,加大适宜农业机械研发和新产品补贴试点力度,加大粮食生产薄弱环节、丘陵山区等机具补贴力度,支持温室大棚、水肥一体化等新装备示范推广,加快推进设施种植机械化发展。制定“宜机化”农田整治方案,强化工程机械、农业机械、地力提升等工程措施改造农田,扩展农机运用空间。实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建设全程机械化示范区。在水稻、玉米、马铃薯、甘蔗、油菜等产业,加快高效植保、产地烘干、精深加工、秸秆处理等环节与耕种收环节机械化集成配套,推进机械化技术集成与示范。加大茶叶初制所、花卉水肥一体化及无土栽培、蔬菜小包装净菜加工、核桃水洗果加工、咖啡分选蜕皮烘干、生猪肉牛饲养及畜禽粪污处理设备设施等方面支持力度。
8.推进有机化发展。坚持以有机为引领,绿色为底色,积极推进产地环境监测评价。加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深化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全面推行食用农产品达标合格证制度,督促落实生产经营主体责任,认定一批质量安全追溯标杆企业。调优九大高原湖泊流域种植业结构,引领推动九湖流域全面绿色有机发展。新认定登记0个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农产品。全面落实茶叶绿色发展“十条措施”,努力实现全省茶园全部绿色化,不断扩大有机茶园规模。加快推进花卉、蔬菜、水果、坚果、咖啡、中药材等产业绿色有机化发展。
9.推进数字化发展。强化顶层设计,系统开展研究谋划,编制数字农业农村“十四五”规划。推进数字农业农村“一库两平台”建设,提升数字农业展厅。实施好3个数字农业试点县、20个种养殖数字化基地。推广应用大数据、区块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