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药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全国两会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兽药饲料监察 [复制链接]

1#
北京中科白癜风康复明星 https://yiyuan.99.com.cn/bjzkbdfyy/yyzj/260592.html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讯作为一名农业科技工作者,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兽药饲料监察所副所长张莉主要从事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为依法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提供技术支撑和执法依据。当选全国人大代表三年多来,张莉提出的20多个建议有一半以上都是关于解决食品安全问题,从发展中兽药产业到完善农产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都是为保障舌尖上的安全打通链条上的每一个堵点和痛点。今年全国两会上,张莉带来的建议和保护畜禽遗传资源有关。在她看来,一旦畜禽种质资源存在卡脖子技术问题,受制于国外进口,我国的畜牧养殖业和生物安全就会受到严重威胁。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兽药饲料监察所副所长张莉现象:地方畜禽品种数量整体呈下降趋势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批示,要下决心把我国种业搞上去;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的意见》,开启了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的新篇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解决好种子与耕地问题作为今年八项重点任务之一,强调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打好种业翻身仗。“如果说种业是农业的’芯片’,那么种质资源就是种业的’芯片’。”在张莉看来,一旦畜禽种质资源存在卡脖子技术问题,受制于国外进口,我国的畜牧养殖业和生物安全就会受到严重威胁。张莉介绍说,我国是世界上畜禽遗传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发现地方品种个,约占世界畜禽遗传资源总量的1/6。但目前这些资源安全状况日趋严峻,地方畜禽品种数量整体呈下降趋势,濒危和濒临灭绝品种约占地方畜禽品种总数的18%。畜禽遗传资源的保护、开发和保障支撑体系不完善。什么原因导致我国地方畜禽品种数量下降?张莉认为,首要原因是目前的保障支撑体系不健全。从政策体系上来说,近年来,国家实施简政放权,相继废止了《种畜禽管理条例》、《种畜禽管理条例实施细则》,但《畜牧法》未能及时修改到位,给各地出台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和种畜禽管理相关配套文件造成很大困难;在种质资源保护单位职责、资源登记与共享、资源产权保护等方面不完善不具体,为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工作带来诸多不便。管理体系上,职能部门设置不清,职责不明,存在交叉管理、多头管理、缺位管理现象;对种质资源保护单位尚无一套行之有效的考核评价机制。保障体系上,多数种质资源保护单位缺乏长期稳定的运行经费,日常工作所需资金均靠自筹,财政投入较少,社会资本投入更少。此外,我国的资源保护体系不健全。资源保护上,大部分保种场基础设施落后,保种群体规模小,技术力量不足,保种手段落后。有部分地方品种未采取有效保护措施,仍处于自生自灭状态。资源鉴定评价上,对种质资源尤其是地方特有资源的特征特性和文化背景系统鉴定评价不深。资源研究上,多数科研单位、企业之间缺乏资源互惠共享交流,各自开展研究,重复性强,研究成果同质化现象普遍,缺少具有突破性的成果。在张莉看来,我国地方品种资源的开发利用不足。由于地方畜禽品种养殖规模小,部分品种没有形成统一的出栏标准,难以统一加工、统一包装,形成品牌;由于对品种肉质、风味、药用、文化等优良特性评估和发掘不深入,部分品种资源优势没有很好发挥;由于优质优价的市场机制尚未形成,资源开发利用企业实力较弱,产业化开发利用步伐慢。建议:建立畜禽品种资源的分级分类保护制度张莉建议,进一步强化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制度,加快开展畜禽种质资源调查收集,加快推进畜禽种质资源保种场(区、库)建设,推动资源登记交流共享,建立畜禽品种资源的分级分类保护制度。建立中央地方财政与社会共同参与的多元投入机制。在立法方面,张莉建议补充对地方品种资源的基础研究和开发利用相适应的条款。鼓励对地方品种资源的基础研究,保护知识产权,鼓励以市场为导向、资本为纽带、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遗传资源技术创新体系,奖励在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工作和品种选育、推广等工作中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通过财政补助、社会赞助和利益回报提成设立国家和省级畜禽良种育种基金,保障育种机制的有效运行。根据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增加对单纯的经营者(如单纯的冻精生产企业、器官生产企业)许可条件进行设置;增加对种畜禽场、资源场育种或保种的基本条件和要求。强化执法人员在打击违法生产、经营种畜禽过程中的处罚措施和手段。此外,她还建议加快完善科学高效的管理体系。进一步厘清种质资源保护各方责任,明确管理部门职责,加大工作宣传力度,强化资源保护意识培植。适时启动地方配套法规制定修订工作,为资源保护利用工作提供法律支撑。进一步加强资源保护监管力度。探索建立种质资源保护单位考核机制,将考核结果与财政专项链接,进一步落实保种主体责任。“加快推进多元化开发利用体系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张莉建议,加强资源鉴定评价,强化基础性公益性研究和高新技术应用,深度挖掘优异种质、优异基因及资源背后的文化背景,为资源产业化开发提供有力支持。加快完善种质资源共享利用机制、成果转化机制、种业人才分类评价制度等,激发种业科研源动力。大力推进良种联合攻关,加强科企合作,加快推进突破性研究及其成果转化,加速品牌化及特色化品种推广应用,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叶晓编辑:唐恒钢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