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药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高树中一针疗法妙治病下 [复制链接]

1#

砭石温控坐灸仪砭石取代复合板丝棉盘

立即购买

胃脘痛,胃脘痛又叫胃痛,是指以脐以上,剑突心口以下部位的上腹部疼痛。胃脘痛是临床常见症状,多见于胃痉挛、胃炎、胃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等疾病。

胃痛的病位在胃腑。饮食不节、情志不畅、起居不时、感受寒邪等均可引起胃痛。治疗选穴:

1.至阳或灵台

以指代针,按压至阳、灵台穴,治疗针急性胃痉挛有特效。方法:医者立于患者一侧,用双手拇指指腹分别放于至阳穴和灵台穴上,行圆圈状按揉,用力要垂直朝向腹部方向,用力大小以病人能耐受为度,按压时间一般为3—5分钟,按压时应嘱咐病人进行缓慢而深长的腹式呼吸,以活动胃部,提高疗效。

临床上治疗各种胃病,至阳,灵台也多常用针刺或者针后拔罐。

2.中脘

针刺中脘穴对急慢性胃痛都有效,对急性胃痛效果更好。中脘是胃的募穴,是胃腑之气输注的部位,又是腑之会穴,胃痛是六腑病,六腑属阳,中脘在腹部,腹部属阴,所以胃痛针胃的募穴中脘。

3.内关

内关即能理气止痛,又能和胃止呕,对胃痛伴有恶心呕吐者最为适宜。

内关是手厥阴心包经的络穴,一穴通心包和三焦两条经,内关穴还是八脉交会穴之一,通阴维脉,“阴维为病苦心痛”心痛就包括胃痛,所以内关穴是治疗胃痛及所有胃病的常用穴。

4.足三里

肚腹三里留,足三里是胃经的合穴,也是胃的下合穴,也是胃的下合穴,不仅所有的胃病可用足三里,六腑病可用足三里,而且所有的脾胃病,不论是其寒热虚实,也可用足三里。足三里和膏盲、涌泉这三穴都可以主治百病。

5.公孙

中脘、内关、足三里称为胃病三要穴,但是是公孙穴的疗效最好。一般针后即可止痛,这个穴位有一个特点就是针刺是较痛。

6.尺胃

这个穴位是临床上个人发现的,位于上肢太渊与尺泽连线的中点,即孔最下1寸处。

7.脐胃

脐胃在肚脐左上方(相当于时钟的1—2点处)0.5—1寸压痛点处,因为是脐部又可治疗胃病,所以叫脐胃。临床上发现胃病患者在脐胃都有压痛点或可以按及动脉的搏动。针法:脐胃穴针刺时可直刺1—2寸,对胃痛和各种胃病都有一定的效果。

腹痛,俗称肚子痛,是常见的临床症状,胃肠道和泌尿生殖系统等多种疾病都可以出现腹痛。腹痛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腹痛包括上腹部的疼痛如胃脘痛,狭义的腹痛则不包括胃脘痛在内。

1.足三里或中脘

主要治疗上腹部以中脘穴为中心的疼痛,即胃脘痛。

2上巨虚

脐周疼痛,以双侧天枢穴为中心的疼痛,属大肠病,应取大肠的下合穴上巨虚。此种疼痛多见于急慢性肠炎。只针上巨虚即可,也可配合天枢一起应用,效果更好。

3.下巨虚

脐下疼痛,特别是以关元为中心的腹痛,属于小肠病,应刺小肠的下合穴下巨虚。脐下腹痛只针下巨虚就有效,临床多配合关元、太溪穴用补法,效果好。

4.曲泉

肚脐下腹部两侧叫少腹,是肝经所过的地方,如果两侧或一侧少腹疼痛,多与肝经有关。都可以针刺肝经的合穴曲泉。在临床上可配阿是穴一起应用。

曲泉在膝关节内侧,屈膝,当膝内侧横纹头上方,半腱肌、半膜肌止端前缘凹陷中。

妇科病人可见两侧少腹疼痛,但也多是以左侧少腹为重,此与肝气行于左有关。凡是左侧有病痛,许多都与肝有关。常规治疗无效时,结脉症,此类病人多是胀大于疼,多有走窜或起包块,伴心烦,左关脉大于其它部位,每遇生气时加重者,属肝郁无疑,当从肝诊治,可针可药,多收佳效。

膈肌痉挛膈肌痉挛俗称“打咯”。本病在临床中常见,轻重则并见于其它急慢性疾病以及癌症、中风、流行性出血热等危重疾病中。推荐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