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药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你只需要低头努力,剩下的交给时间 [复制链接]

1#
项目管理求职招聘微信群 http://liangssw.com/bozhu/13527.html

当大多数同龄人为找工作而奔走于各大招聘会时,中南财经*法大学大四学生李金龙的两部手机要24小时开机,以便随时管理4家业务线覆盖多个省市的公司。这是这名23岁的创业者的日常。

李金龙的人生字典上曾经写满了生活的艰辛。

李金龙出生在甘肃陇西的一个偏远山村。六岁那年的腊月二十九,一家人围坐在炕头,淘气的小金龙趁妈妈不注意,偷偷拿着剪刀玩,一不小心戳进了眼睛……

历经两次手术,家里负债累累,李金龙的右眼依然看不清书上的字,在太阳下总是闭着。他常常要经受人们异样的眼光,甚至被同学们戏称为“独眼龙”。

但他的人生字典上却写满了坚强。

李金龙的父亲在镇上开了一家兽药铺,以此维持一家人的生计。李金龙从小就跟着父亲学会了给牲畜看病打针,父亲不在家时,谁家的小猪生了病,李金龙背上药箱就能“出诊”。他到镇上读中学时,帮着父亲联系厂家订药、送货,十几岁时就成了家里的顶梁柱。

而且,李金龙从小学到大学都成绩优异,还常常被选为班长。

年,李金龙考入中南财经*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为了节省路费,他坚决不让父亲送,独自乘坐20个小时的火车来到武汉。望着凌晨两点的江城,李金龙暗暗下定决心:“大学期间要赚钱养活自己,经济独立,减轻父亲肩上的担子。”

学校老师了解到李金龙的家庭境况后,为他提供了勤工助学岗位,还帮他申请到每个月元的生活补助。但为了省钱,李金龙每天都吃食堂三块五毛钱一份的一荤一素。久而久之,食堂的阿姨都认识这个穷苦孩子了,每次还会给他多打个菜。

想尽快实现经济独立的李金龙,没有放过任何赚钱的机会。大一时,李金龙做过驾校代理,卖过新生用品、电话卡,他还代理推广App、做过家教。开学第三个月,他告诉父亲不用再给他生活费了。

大一时,创业学院副院长邓汉慧指导李金龙所在的班级开展一次调研。每天早上六点,作为班长的他,要拖着几个行李箱的调研物资,带同学坐地铁转公交去社区做问卷调查。

武汉的冬天阴冷难耐,再加上临近期末,有些同学不愿意去。李金龙每天晚上整理完调查报告,还要说服大家克服早起和期末复习的困难。他几乎每天都要工作到夜里一两点钟,5天下来瘦了6斤。

李金龙出色的能力和坚韧的品质赢得了老师们的高度评价。邓汉慧将他推荐给当时正在创业的师兄李帅和陈肯,负责运营麦科塔商务服务有限公司,做第三方社会调查服务。在这之前,李金龙曾经注册过一家公司,在校园里做手机维修。但由于校园团队的人员流动性强,20人的团队没过多久就只剩下两个人。

在陈肯的指导下,李金龙从写项目书开始,组织了一帮创业伙伴。

李金龙逐渐带出自己的小团队,他们推出了一款智能云积分回收终端——“华清洁利绿色智慧校园”。学生通过垃圾分类获得积分,使用积分或现金可以链接起洗衣机、自助售货机、公交卡充值等商业消费场景。新颖而接地气的绿色环保理念和商业模式迅速被各方接受。

李金龙带着项目参加了大大小小的比赛,不断将其修改完善。年9月,在“建行杯”第三届全国财经院校创新创业大赛中,这个团队从70多支队伍中脱颖而出,一举获得特等奖和最佳人气奖。

他抓住机会进行高校推广。从几台洗衣机开始,项目通过招标发展到全国11个城市、30余所高校、多台洗衣机。不久前,这个团队甚至拿下了成都一家6万人大厂的自助洗衣业务。

华清洁利的成功让李金龙逐渐从“心里虚”到开始有“野心”,他大胆涉足在线教育、创业孵化等业务。

李金龙团队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