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牛病、口蹄疫、猪蓝耳病、“三聚氰胺”、“瘦肉精”,这些词都耳熟能详吧,他们让我们对于食品安全的那根弦,一直处于紧绷状态,如何让我们吃的更安全,的确是个社会性问题。这些病症的由来,都和一个东西有关:药物饲料添加剂。
药物饲料添加剂,是在饲料的生产加工过程里,加入一些少量或者微量,却能起到很显著作用的药物,达到增加饲料营养价值,提高动物生产性能的目的。
不过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逐渐发现了一些问题。
像是,在饲料添加剂里添加激素或者抗生素的问题,有人用它们来防止畜禽出现疾病或者腹泻。但是后果却是这些添加物能够破坏掉自然环境中的微生物平衡,并且残留物会对人有着严重的影响。像是一些元素过量或者不足,进入动物体内,会让动物产生耐药性。进入人体后,在不同状态的人体内产生的生化作用也不同,太多会引起中*或者不平衡,或者起到反作用,对抗生素治疗也带来了极大困难。还有一些产品在售卖中,对产生的添加作用做了夸大的不切实际的宣传,这都是负面影响。
并且,不仅是国家层面上对于饲料添加剂重视,国际上,尤其是农业发达国家也对这方面抓的很严,目前已经明确禁止使用的兽药、激素药、杀虫药等农药品种已经上百种之多,但我国依旧在用的不在少数。使得不少畜禽类产品在出口过程中被查到有药物残留,影响了出口。
于是,国家出手了!7月10日,农业农村部于宣布停止生产、进口、经营、使用除中药外的所有促生长类药物饲料添加剂品种,并对相关管理*策作出调整。
简单归纳一下通知内容:
①从年1月1日开始,退出除中药外的所有促生长类药物饲料添加剂品种,兽药生产企业停止生产、进口兽药代理商停止进口相应兽药产品,同时注销相应的兽药产品批准文号和进口兽药注册证书。此前已生产、进口的相应兽药产品可流通至年6月30日。
②自年7月1日起,饲料生产企业停止生产含有促生长类药物饲料添加剂(中药类除外)的商品饲料。此前已生产的商品饲料可流通使用至年12月31日。
除此外,在年1月1日以前,促生厂防治用途品种质量标准修订要删除促生长的用途,仅仅保留防治功能。对于改变抗球虫和中药类药物饲料添加剂的管理,不再核发“兽药添字”批准文号,并且在年7月1日前,完成“兽药添字”转为“兽药字”的变更等等。
我国使用范围最广,用途最大的就是畜禽粪便了。因为价格低,所以抗生素等指标就会被自然忽视,抗生素和贵金属作为饲料添加剂后,牲畜在体内并不能完全吸收掉,而是随粪便排出。不经处理的有机肥就这样直接被用在了农田施肥里,会带来土壤污染,抗生素超标等情况。并且这些没有降解干净的抗生素,还会杀死田地里有益的微生物,甚至会让细菌产生耐药菌。随着药物饲料添加剂的退市举措,都将给有机肥的使用戴上“安全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