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药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蔡雪辉乐其事,敏于行 [复制链接]

1#
北京治疗白癜风比较好的医院 https://wapyyk.39.net/hospital/89ac7_map.html
                            

自年年末新冠肺炎病*暴发以来,人类深受这一病*侵害,而同样作为病*的攻击对象,动物的防疫工作也不可忽略。

早在我国古代,《周礼》中曾明确记载:“兽医者,掌疗兽病、兽疡。”从古至今,无数动物医学工作者薪火相传,奋进在这一事关民生福祉的工作岗位之上,逐渐肩负起重大动物疾病和人畜共患病的预防及防治经济动物疾病的责任。

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下称“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即是在守正和创新中发展起来的动物医学研究所的代表。自年建所以来,它一直为预防、疗愈动物疫病耕耘不辍。

近年来,在几场疫病大流行中,均能看到哈尔滨兽医研究所数支科技强军的身影:“非典”时,他们站在防治科技攻关第一线,在其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为猪蓝耳病和仔猪病*性腹泻防控发挥了重要科技支撑作用;近期,团队又承担了非洲猪瘟疫苗研制攻关的主力突击重任,为突发性新冠肺炎联防联控添砖加瓦……

▲蔡雪辉

携挫折同行

作为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猪蓝耳病与伪狂犬病研究创新团队的资深首席科学家,蔡雪辉早在年便已投身其中。

成长于资源相对匮乏的年代,蔡雪辉自幼便常常目睹四邻家中散养畜禽却无法防治其瘟病的现象,“小时候常常目睹和听闻‘瘟猪’和‘瘟鸡’的事,感觉病*来得悄无声息,动物有时死得‘莫名其妙’。有一次临近过年,我家养的猪突然连续几天高烧后就不治而亡了,本来欢庆的气氛突然变得凝重起来”。那年年夜饭上没有肉的饺子馅给年幼的蔡雪辉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一颗立志走进动物医学的种子也在他的心中深埋。

填报志愿时,面对着世俗对兽医专业的偏见,他报考了在当时十分“冷门”的“兽医公共卫生专业”,也自此与动物疫病的相关科研结下了不解之缘。“当我学习了这个专业才渐渐明白,幼时造成那些动物死亡的元凶是病原微生物,这激发了我与其对峙的动力。”

毕业后,基于时代的大势所趋,蔡雪辉选择了立即就业。他的第一份工作就职于黑龙江省第一生物制品厂,从事中兽药制剂的研发工作。其间,他参与研发了两种注射针剂并成功应用于临床,其中一种抗病*中药在治疗犬肠炎效果上尤为突出。但蔡雪辉发现,染病后的治疗效果始终是有局限的,仍有许多病犬因治疗不及时而身亡,他为此深感苦闷。随后,他开始研读我国医学宝典——《黄帝内经》,其中讲道:“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谓也。”于是,一个念头开始在他的脑海中萌生:疫苗不就是治未病的良药吗?怀揣着这样的想法,蔡雪辉在27岁这年,走进了哈尔滨兽医研究所从事疫苗相关研究。

初入研究所,蔡雪辉率先加入了禽病研究室禽白血病课题组,“我承担的首个科研任务是建立禽白血病抗体ELISA方法”。研究开展期间,他相继学习了抗原抗体纯化、制备及相关的检测技术,甚至还对禽白血病病*的纯化技术有所改进和创新,直到年科研任务顺利结题。3年的奋楫笃行为蔡雪辉带来了极大的成就感与科研信心,但这份欣喜并未持续多久,因为此时,猪蓝耳病开始在我国流行。

猪蓝耳病在猪群间的接触传染性很高,并普遍具有地方流行性特征。以曾经北京周边的发病情况为例,感染此病*的孕后期母猪在一段时间内会出现繁殖障碍,产生了大量的流产、死胎和木乃伊胎现象。不仅如此,据调查发现,一旦猪群染此疾病,通常会在3~30天内出现精神沉郁、食欲减少并伴随有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最终走向生命的尽头。由于当时引起这一疫病的病因不明,曾引起我国养猪业的一片恐慌。

作为人类食物结构链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猪群一旦大规模染病,影响将是不可估量的。于是,当时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猪病研究室的郭宝清副研究员很快便对此展开立项研究,致力对病*追根溯源、有效防治。

“当他分离到了蓝耳病病*后,却在鉴定病原时遇到了一个难题——纯化不到这一病*,而当我得知此事后,就向郭宝清副研究员毛遂自荐,正式加入了当时新成立的蓝耳病课题组。”蔡雪辉说。

但是,彼时充满壮志却出师未捷——蔡雪辉按照原定的方法纯化蓝耳病病*,多次尝试均以失败告终。不仅如此,由于占用公共仪器室时间过长,已影响到其他人的科研实验,为继续探究课题,蔡雪辉只能利用周末等休息时间继续开展实验,并不得已简化了原有方法以提高实验效率,但这一举动却“无心插柳”地收获了纯化的蓝耳病病*。

“这一经历使我意识到,科学研究的本质就是利用人的主观能动性不断进行改变和创新,没有程式可循。而且,也让我做好了未来常与失败为伍、伴挫折而行的思想准备。”

年对蔡雪辉而言是极为重要的一个时间节点。由于组内的郭宝清副研究员赴美深造,他因出色表现被所里任命为课题组的新负责人,率领团队继续开展研究。

“作为当时所里少数没有高级职称、年轻的课题组负责人,我压力很大。”深觉重任在肩,蔡雪辉便开始鞭策自己急速成长,在其后的很长一段时间中,他兼顾工作的同时还要不断在学海中逐风挽浪——先后在东北农业大学及吉林大学的预防兽医学专业取得了硕、博士学位,开阔自身的科研视野。

最终,千百个昼夜的艰苦耕耘凝结出了硕果。团队历时11年,终于成功研制出了中国第一个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灭活疫苗(CH-1a株)和第一个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弱*疫苗(CH-1R株),并通过这两种疫苗的配套使用较好地控制了经典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在我国的流行与肆虐,为我国有效防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发挥了重要作用。

▲蔡雪辉(后排左六)团队合影

科研的生命力

“科研的选题,一定要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或者行业的难点和痛点。由现实和实际经验而得出的成果,才具有生命力。”这是蔡雪辉常提起的一句话,也是指引他在科研路上行稳致远的座右铭。

蓝耳病疫苗研制成功后,相关项目成果先后获得黑龙江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神农奖一、二等奖各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甚至在时隔十余年后的今天,这一疫苗仍然是防控PRRS的主流产品。

迄今,此系列产品已累计转让20多家生物制品厂,获得直接成果转化收益约1.1亿元,为企业创造产值达27亿元,产生的间接经济效益达亿元,为带动行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并且此成果已应用至除港澳台外的所有省份,为我国养猪业健康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社会效益十分明显。

但蔡雪辉并未满足于此,“科研人的工作要面向行业发展的需求、响应民众的期待、为*府提供强力支撑,同时服务好民众。作为*协委员,今年我提出了一个主题为‘建立兽用生物药物的创新集群,培育生物医药产业的领军企业’的提案,希望从我所从事的行业角度增加就业呼声,为兽医科技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而今已近耳顺之年的蔡雪辉,经历过三十而立的执着、不惑之年的丰收及知天命时的坦荡,面对荣誉,他向来淡然,早就将手中“首席科学家”“团队负责人”的接力棒传递了出去,唯愿这份对待动物医学的探索之心能够生生不息、薪火世传。“我对我们的团队非常有信心,未来我也会继续配合新首席的工作,继续乐其事,敏于行。”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